找到相关内容53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〈点头顽石话生公〉谈道生法师之思想

    顿悟成佛义,于是教界出现渐悟与顿悟之诤;主顿悟义者,有大顿悟和小顿悟之分。考大顿悟和小顿悟之间的分歧点,在于:悟真理证入无生法性的阶次,究竟是在七住(或说七地),还是金刚?又,导师探究道生顿悟成佛之...欠无余。因此,唯金刚道断尽一切烦恼,成为佛陀(大觉者),才是真悟;在此之前,烦恼未断,尚在生死大梦中(未觉)。   此中,支道林(安类同)七住断尽一切烦恼,悟无生法忍,史称为“小顿悟&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451800.html
  • 唯识学——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

    菩提;能成报化二身的,是密教真言乘的金刚。能够在现身依菩提成就法身,再依金刚成就报化二身,证得和合双运的大金刚持位,叫做即身成佛。  学佛的目的,一般说来,就是“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”。其它,有...现行都已永伏,但是,仍有其种子存在,仍有俱生的法执,俱生的所知障时不时地现行,所以还必须要进一步运用第六识,即用妙智相应心品修习观智,经过第九善慧地与第十法云地,直至金刚、解脱,二识的俱生法执、俱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0753817.html
  • 宗喀巴对于大、小乘戒相融之思考(2)

    看到其总结研究的探讨目的如后所述:   “随入何大乘,成佛所必须,大乘栋梁,谓愿行二心。   受已不如誓,学习菩萨行,非佛菩萨说,更有道种智。   愚者见显密,开遮少有殊,错解增上慢,灭大乘净道。   故趣金刚,依弥勒龙猛,无著释经义,发心受律仪。   学六度为基,次加金刚,愚夫弃圆美,大乘受余。   佛菩萨共,净菩萨戒法,除至教正理,未染臆造垢。   能如佛密意,以显言训释,由敬文殊力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160064.html
  • 唯识学--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

    显教波罗蜜乘的菩提;能成报化二身的,是密教真言乘的金刚。能够在现身依菩提成就法身,再依金刚成就报化二身,证得和合双运的大金刚持位,叫做即身成佛。  学佛的目的,一般说来,就是"上成佛道,下化...的现行都已永伏,但是,仍有其种子存在,仍有俱生的法执,俱生的所知障时不时地现行,所以还必须要进一步运用第六识,即用妙智相应心品修习观智,经过第九善慧地与第十法云地,直至金刚、解脱,二识的俱生法执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2860605.html
  • 《瑜伽师地论》叙

    诸修唯识观人,应知有漏诸相,皆依三性之所,悉转八识之能。又复应知:多闻熏习,无漏种生,寻思意言,得如实智,历次五位无功用行,而后金刚尽,异熟皆空,唯识之果,于斯遂证。然此无分别义、后得并行,非唯根本...收功?九品不分,是故有过。  六、因果者:顿义是果义,渐义是因义。世第一法,一刹那间,顿入见道,是为一顿,然加行以前,有无量事。第八不动,刹那顿证无功用行,是为一顿,然不动以前,有无量事。金刚后,一...

    欧阳竟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0262297.html
  •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

    统一“理、智”两者。如果仅把如来藏训为“如来藏理”,则落于阿赖耶系统,类似于阿赖耶识的无漏种子,本身并不是菩提正智,而要在金刚后转识成智,如来藏方才能够...证法身,终则修满,金刚后异熟尽空,如来藏中无垢充塞,遂坐道场究竟修得。”黄夏年主编:《欧阳竟无集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5年,第150~151页。智顗并不接受这样的解释,他认为,...

    李四龙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269063.html
  • 简论大乘人间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之异同

    上升进之大行矣。明明不已。翳障全消,谓之重明,”继明照于四方“,斯则”远行地后纯无漏,观察圆明照大千“矣。迨金刚后,异熟尽空,用一念相应慧,证&...胸怀,勖勉有加,激励殷切,同人荣之。先生崇儒尊佛而又力主东西文化之融合,识见精卓,深会“并行而不相悖”之旨。寻佛家立义本多与汉土古圣之说同。释尊之转法轮,宗旨之一即为反对...

    郭元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2938894.html
  • 百法论议

    故,非实住唯识。”以有证得,是为微细法执,所谓存我觉我,俱名障碍。故八地菩萨已证平等真如,尚起贪着,是谓微细法执。此执未空,故未尽异熟,尚属因果,直至金刚后异熟空时,即入果海。即《起信》云:“菩萨地...上防修之功能也。行舍者,由精进力,舍贪嗔痴,则令心平等正直,任运入,以念念舍处,如人行路,不舍前步,则后步不进,故名行舍。以有此舍,令心不沉掉,故平等耳。言行蕴中舍者,以行阴念念迁流者,乃三毒习气熏...

    憨山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0239728.html
  • “阿赖耶识”和“如来藏”杂说

    而到八地菩萨以后,阿赖耶识地名称就失去,只有异熟识和阿陀那识;到了最究竟的佛位时,只剩下阿陀那识了。  在玄奘法师地《八识规矩颂》中,有“不动地前才舍藏,金刚后异熟空”地偈子,说菩萨要到了不动地(...还是请人给自己一闷棒敲昏死过去。  禅宗中许多大师说求于见闻觉知是“不离不即,不即不离”,“渠(见闻觉知)今正是我(真如),我今不是渠”,就这样被刀笔吏――这个非常可怜的小伙子或者大姑娘,稀里糊涂就...

    老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948189.html
  • 《相宗络索》内容提要

    后佛果得,二三见道得。见道之后有修道,见道之前有资粮加行道。修道要经过十地,久久完成。恶见尽除,二执尽舍,二障尽断,金刚后,异熟亦空,由是解脱中得大圆镜智,后得智中,得成所作智,即转八识而成就四智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5663806.html